新闻中心
近年来,威海市织密监测网络,强化数智支撑,向“新”增效,向“智”转型,夯实监测能力建设基础,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快速响应能力,扎实开展县级监测机构业务指导,紧紧把握信息技术变革和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,构建“天空地海”一体化监测监督管理体系,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建设美丽威海提供有力保障。
全国生态环境监视测定大比武每五年一届,是生态环境领域规格最高、顶级规模的专业方面技术竞赛,被喻为生态环境领域的“奥运会”,是对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最高技能水平的检视。2024年,山东在精英汇聚、角逐激烈的第三届大比武中荣获全国第一。山东得以力拔头筹,是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,是深化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成效的集中体现,也是对全省生态环境监视测定工作高水平发展的全面映照。近期,我们推出“山东监测”系列稿件,呈现近年来各级生态环境监视测定工作成效,展示“不畏艰险、勇挑重担、求真求实、默默奉献”的山东监测精神,揭晓大比武背后山东监测人的实干与担当。今天推出:向“新”增效 向“智”转型 威海市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新格局。
近年来,威海市生态环境局锚定“走在前、挑大梁”,大力实施环境质量和环保工作“双领先”战略,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体系,健全工作机制,织密监测网络,强化数智支撑,向“新”增效,向“智”转型,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建设美丽威海提供有力保障。
上下联动、左右互通,强化生态环境监视测定能力。坚持全市“一盘棋”,充分的发挥省驻市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中心先导作用,全面调动市、县生态环境监视测定监控力量,着力推动监测能力提升。一是夯实监测能力建设基础。近年来,市生态环境局筹措资金2100余万元,为省驻市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中心配备大型监测设备45台(套),新增实验室面积1600㎡,县级监测机构配备各类监测设备50台(套),文登区新增实验室面积600㎡。二是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快速响应能力。设立市级应急监测设备中心库,省市两级应急监测设备统一管理,统筹调度使用。三是扎实开展县级监测机构业务指导。县级监测机构针对自身薄弱环节和实际的需求申报培训项目,省驻市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中心“量身定制”培训计划,先后开展58项监测业务培训。
双管齐下、防管结合,保障生态环境监视测定质量。树牢“监测先行、监测灵敏、监测准确”理念,健全内部管理,加强外部监督,切实保障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数据质量。一是强化内部质量控制。严格落实“谁出数谁负责、谁签字谁负责”的责任追溯制度和监测数据三级审核程序,明确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的审核规程,设置38个审核项目,压实审核主体责任。二是强化社会监测机构数据质量管理。围绕“保障自行监测数据质量,规范社会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机构服务行为”,全方面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专项帮扶,对全市1194家排污单位及全部第三方检验测试机构开展监督帮扶、现场抽查。
创新驱动、数智转型,提升生态环境监视测定监管效能。紧紧把握信息技术变革和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,构建“天空地海”一体化监测监督管理体系。一是构建无人机飞航感知监督管理体系。引入工业级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,搭载空气质量监测模块、VOCs红外热成像仪器和高清摄像装备,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、重点行业、企业和高值点位等不定期开展监测,快速锁定污染源位置及传播方向。二是构建走航车陆巡感知监督管理体系。对全市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重点排放企业、重点工业园区、重点积尘道路等开展常态化走航监测,快速识别污染物排放的种类、时间、浓度及变化趋势。三是构建激光雷达扫探感知监督管理体系。建成威海大气环境监视测定超级站,实现臭氧、颗粒物的低、高空污染源过程化监控和动态成因分析。
原标题:山东监测 向“新”增效 向“智”转型 威海市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新格局
下一篇:DeepSeek助力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信息化及指挥调度中心项目提档升级
3月26日,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,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,目前已拥有环境和大气两个系列共7颗在轨卫星,自2000年以来我国“绿线公里,这与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高度契合的。下一步,生态环境部将全方面提升卫星遥感监测能力,进一步发挥好遥感技术的独特优势,积极探索和AI大模型的联动应用。
新一批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名单发布 557家包括石化、电力、钢铁、建材行业等“新四类”开放单位304家
凡本站注明“来源:环保在线”的全部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没有经过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环保在线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站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
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环保在线)的作品,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别的媒体、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“稿件来源:环保在线”,本站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。
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、数量较多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:联系方式;邮箱:
上一篇: 造成安全生产重大责任事故!这些人被判刑→
下一篇: 公-七一网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英峪工业园区
电话:0371-64285599 64285369 64285318 64285888 64285333 64280063 64560039
邮箱:gongyiyuhua@126.com
beplay体育下载链接 All Copy Right 2005-2010 备案号:豫ICP备09027093号-3 技术支持:beplay官网体育app下载 管理登陆 sitemap.xml